实现背景虚化效果,我相信是很多摄友都希望明白的一件事。想明白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要从景深说起。
什么是景深?
在聚焦完成后,焦点前后的范围内所呈现的清晰图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换言之,在这段空间内的被摄体,其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这段空间的长度就是景深。
在景深范围里的就是看起来清楚的,在景深范围外的就是看起来模糊的。
关于景深要记住几件事:
►1、景深和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有关。
►2、前景深比后景深要浅(短),前面的容易虚,后面的不容易虚。
►3、随着拍摄距离、焦距、光圈等参数的变化,后景深变化特别快,前景深变化慢。
这个大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记住就好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要实现背景虚化需要怎么做?
很多人说大光圈啊,什么什么的。
想想一开始说了什么。我再强调一次。
在景深范围里的就是看起来清楚的,在景深范围外的就是看起来模糊的。
那么让背景在景深范围之外,背景就虚了。而且离得越远越虚。
多么简单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分析,如何让背景远离景深。
这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让背景离景深远一点,另一个部分是让景深离背景远一点。
我们之前又说了,景深和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有关。那么最终控制景深就是光圈如何如何,焦距如何如何,对焦距离如何如何……
那么我们的背景虚化四句口诀也就有了。
背景远,相机近,光圈大,焦距长。
1
背景远
你拍一个妹子,肯定喜欢背景模糊成一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背景离得远远的。背景离妹子越远,肯定就越模糊。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展开全文
背景远,你可以找尽量纯色的背景,找尽量简洁的背景,尽量远的背景。这还可以通过你的拍摄角度来改变。
但是背景远的效果,这事儿就是靠天吃饭。赶上背景远的自然好。时候我们无法左右背景的距离。所以看第二招。
2
相机近
所谓相机近就是相机离拍摄的主体近一点。相机离拍摄主体越近,景深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就越明显。这一点简直比其它三招都好使。所以有人说手机很难拍出背景虚化效果的时候,我说你拿手机拍硬币试试,离得近点,那背景虚化效果非常虚。
但是这也有一个问题,本来我想给一个姑娘拍全身像,结果离得近了就变大头像了,甚至眼睛特写什么的。所以其实我们要背景虚化效果主要还是靠后两招。
比如这个蛋糕,因为离得近,所以虚化效果也是极其明显的。
不过拍姑娘离这么近就不行。看接下来的招。
3
大光圈。如果你想要拍出更唯美的焦外浅景深,那么大光圈镜头是必备的,全画幅至少F4光圈以上,APS-C画幅单反则尽量选择F2.8或者F1.8光圈甚至更大的镜头。对于使用相机拍摄时来说,在相机的模式转盘上都会有“光圈优先”这个标志,一般用A/Av表示,调好光圈优先,再通过改变光圈值,使光圈变大(PS:数值越大光圈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背景就会达到我们想要的虚化效果。
大光圈镜头一般以定焦镜头居多
其实背景虚化和焦距也有关系,光圈越大孔径越大虚化越明显,焦距越长同光圈值孔径也越大虚化也越明显。所以再来说说焦距。
4
长焦距。焦距越长的镜头或者变焦倍率越大的相机,背景虚化效果越好。如果你相机上的镜头没有大光圈,那么你可能至少需要使用1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比如APS-C画幅上18-105mm或者18-200mm的镜头,拍摄时使用长焦端则可拍出比较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另外背景虚化还与相机传感器大小有关,如果是全画幅相机80mm以上也能获得很好看的浅景深照片。
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长焦相机,那至少需要10倍以上光学变焦的长焦机才能达到比较明显的虚化效果。 但如果你使用的只是具备5倍左右光学变焦的卡片机,那么即便使用长焦端拍摄虚化效果也很一般。所以和手机一样,普通卡片机想要拍摄出好看的背景虚化照片还是比较吃力,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卡片机慢慢消失的一大原因。
本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们的店面
我们的教室
1853150653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