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戰爭

分封肇亂

編輯

主條目:項羽十八諸侯列表

齊國相田榮因拒隨從率軍入關,故而沒有得到分封。項羽把齊地一分為三,把齊王田市徙為膠東王,引起田榮對項羽封王方案極為不滿,率軍驅逐齊王田都,並阻止齊王田市任膠東王。田市懼怕項羽,欲自行去膠東就封。田榮怒,追斬田市,自立為齊王。隨後,田榮再擊殺濟北王田安,兼併三齊之地。

趙國舊大將軍陳餘與國相張耳在鉅鹿之戰結怨而去職,將兵權讓給張耳,歸隱南皮。項羽分封時聞陳餘賢,與張耳一體有功,但未從入關,因此僅將南皮附近三縣封與陳餘。陳餘見張耳為王,而自己功勞與張耳相當,卻僅得南皮三縣,對此十分不滿。田榮兼併三齊,陳餘派夏說為使者使齊借兵。田榮又借兵給陳餘,令陳餘擊敗張耳,重迎趙王歇復為趙王。趙王歇感念陳餘,封陳餘為代王。趙王歇弱,因此陳餘不歸代國,自稱趙國太傅,繼續輔趙,陳餘派夏說以代國國相身分,留守代國。

項羽分封時雖據梁國為己有,但梁地時有義軍首領彭越有眾萬餘,彭越未從入關,故亦無分封,無所屬。田榮除資助陳餘外,亦封彭越為齊國將軍,令其在梁地起兵破楚。項羽派蕭公角擊梁,彭越大破楚軍。而在齊趙北方,故燕王韓廣亦不願徙王遼東,項羽所封之燕王臧荼擊殺韓廣,並王遼東。齊趙之反,使得楚國受到威脅,於是項羽決定北伐田榮。

漢元年八月,項羽聞劉邦襲取關中,於是殺韓王成,立親信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拒漢。初項梁立韓公子成為韓王,張良為韓相國。項羽封諸侯,韓王成仍為韓王,但是項羽以張良從漢王劉邦,而韓王成又無功,故不許韓王成就國。項羽東歸,韓王成被帶至彭城。

項羽分封後數個月,形勢就陷入一片混亂。項羽所確定的新秩序基本上被打破。同時項羽攻齊,向九江徵兵,英布不從,引發項羽不滿,項羽數遣使責英布。

還定三秦

編輯

主條目:暗渡陳倉和三秦戰役

在齊地田榮兼併三齊之時,劉邦在漢中也為攻襲三秦做準備。劉邦入漢中,項羽給予劉邦三萬士兵。劉邦依張良計,入南鄭時燒毀棧道,以防被偷襲和向項羽示意無外侵的意願。

項羽帳下的執戟郎中韓信亦在此時從項羽軍中逃出,投靠劉邦,但沒有被重用,僅任連嚻,後坐法當斬為滕公夏侯嬰所救。夏侯嬰與之交談,知其有才能,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拜韓信為治粟都尉。韓信自覺不能受到重用,欲離去另尋明主,蕭何聽聞後連夜苦追,人稱「蕭何月下追韓信」故事。蕭何再次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統領三軍。

前206年八月,劉邦用韓信的計謀,但受阻於陳倉,所幸趙衍指出一條小道。劉邦沿著這條小道進入關中,趁項羽北攻田榮時,突然出現在三秦舊將面前,在好疇擊潰章邯,最後圍困章邯於廢丘。隔年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被迫向漢王劉邦投降。之後幾個月,劉邦率領漢軍攻取隴西、北地、上郡。這樣,三秦除章邯困守的廢丘之外全部歸漢。

而此時因項羽殺韓王成,張良間行歸漢,派人遺書項羽,稱「漢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項羽以故無西意,而北擊齊。

劉邦略取關中時,九月,命令薛歐、王吸出武關,與王陵聯合,迎接劉太公和呂后於沛。十月,漢王拜韓王信為韓國太尉,令其循韓地,並許之若定韓地則拜其為韓王。韓信循韓地,下十餘城,項羽所立之韓王鄭昌降,漢二年十一月漢立韓王信為韓王。

漢二年十月,漢王劉邦進至陝(今河南陝縣)。在漢基本平定關中之後,開始準備東進了。

彭城之戰

編輯

前205年三月,劉邦東攻,迫降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劉邦渡臨晉,魏王豹率兵跟從,破河內,虜獲殷王司馬卬,南渡河,直抵雒陽。劉邦聞項羽命英布刺殺楚義帝,為義帝發喪,號召天下王公反抗項羽。

劉邦部將張良、陳平、韓信、呂澤、張耳、夏侯嬰、樊噲以及五諸侯軍,至外黃,擊敗楚將程處、王武,彭越率三萬人歸附劉邦,劉邦封彭越為魏國國相,攻打梁地,派樊噲北上攻打鄒縣、魯縣、薛縣、瑕丘,以阻止項羽從齊國南下,向東攻打下邑、派呂澤駐守,下邑在蕭縣西面不遠,蕭縣在彭城西面不遠,項羽南下救援彭城必經蕭縣,這樣,如果項羽回援彭城,呂澤可以與劉邦東西兩面夾擊項羽。與北路軍曹參、灌嬰會合,進攻碭縣、蕭縣,攻取彭城。

項羽雖擊敗齊軍,殺死田榮,但項羽暴虐,使齊地降而復叛。田榮之弟田橫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繼續抗楚,項羽因此深陷齊地而無暇抽身。四月,劉邦與諸侯聯軍號稱五十六萬人,趁虛直搗楚都彭城。此時彭城由項羽軍師範增守備,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態勢,范增決定不死守彭城。數周后,在給予漢軍以極大殺傷後,范增主動率大量楚軍有生力量撤出彭城。

雖只得了一座空城,但以劉邦為首的各諸侯卻以為他們取得了大勝,開始麻痹大意起來。入城後,聯軍日夜歡飲,軍紀敗壞,戒備鬆弛。項羽聽聞這一情況,決定出奇兵制勝。他親率精銳騎兵三萬人疾進,令士卒銜枚,馬蹄裹布,由曲阜經胡陵,到蕭縣,於清晨攻擊漢軍,至中午大破漢軍。韓信等各路漢軍敗退至谷、泗水,被殲十餘萬人。楚軍一刻不停,繼續追殺,漢軍敗走,於靈壁東邊的睢水上被楚軍驅趕下河,漢軍士兵光淹死的就有十數萬,使得睢水被屍體阻塞,河水一度斷流。

此即前205年的彭城之戰。此戰中,西楚霸王項羽充分利用漢軍自以為人數眾多,麻痹大意的弱點,只率三萬精兵便擊潰劉邦五十六萬大軍,是為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中以少勝多之典範。

美中不足的是,彭城之戰,項羽雖大勝,但田橫亦復定三齊。

下邑畫謀

編輯

劉邦大敗於彭城,劉邦收集散兵到下邑。父親劉太公、母親劉媼和妻子呂雉被楚軍擄為人質。諸侯見劉邦潰敗後,重新投奔項羽,連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也入楚為將。漢王劉邦以殺死張耳向趙國太傅陳餘結盟,陳餘發現漢王劉邦並沒有殺張耳,趙兵退去反與漢為敵,漢王劉邦聯盟頓時瓦解。時呂后兄周呂侯將兵居下邑。

張良亦至下邑,與劉邦於下邑規劃下一步對策。張良說:「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劉邦採納張良建議。

劉邦在彭城之戰後,勢力一落千丈。劉邦在下邑收集散兵後,到達虞(今河南虞城縣),派隨何出使九江,隨何成功遊說九江王英布投漢。項羽不得不派龍且分兵攻打英布,牽制了項羽的後方,後漢軍往彭城東南邊的靈壁潰散,劉邦向西撤退,首先去了下邑與周呂侯呂澤會合,然後向南接應敗兵,在碭縣駐紮,戰敗後劉邦及時穩住陣腳,防止了大軍繼續潰散。劉邦駐守下邑時,馬上吸引了項羽親自來進攻。

劉邦敗回

編輯

彭城之戰一個月之後,公元前205年五月,劉邦回到關中。漢軍水攻廢丘,雍王章邯在抵抗了十個月後兵敗自殺。劉邦回到櫟陽,進行整頓,立劉盈為太子。時關中爆發饑荒,劉邦令關中民移民至漢中、巴、蜀。同時,英布與龍且戰爭,不得勝利,與隨何往見劉邦,楚軍盡取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