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经常自己和自己说话是否是精神病,需要综合考虑行为表现、认知功能和对生活的影响等因素来判断。
1、是:如果一个人经常自己和自己说话,并且这种行为伴随着其他异常表现,如思维混乱、逻辑不清、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社交退缩、行为怪异、自知力缺失等,同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功能,那么有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的表现,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2、不是: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或者思考问题、整理思路、自我鼓励、释放压力等情况下,偶尔或者经常地自己和自己说话,并且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这种行为,对外界的认知和反应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等功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那么这可能只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交流方式,不是精神病。
如果对自己或他人经常自己和自己说话的行为感到担忧,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