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锁定或被追尾咬住的战机,为什么不能发射导弹反击、自救呢?

被锁定或被追尾咬住的战机,为什么不能发射导弹反击、自救呢?

发布时间:2024-09-19

现代空战中,战斗机一旦被敌方导弹锁定,就意味着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根据公开资料,

被导弹锁定的战斗机成功躲开的概率不超过10%

。那么,战斗机在被导弹锁定后,为什么难以发射导弹反击、自救呢?

战斗机能够及时发现被导弹锁定,主要依靠机载的雷达告警系统(RWS)。这个系统可以识别雷达跟踪模式下的电磁波,一旦检测到特定的电磁波信号,就会立即向飞行员发出警告。RWS通常安装在战斗机的尾部,能够360度全方位监测来自敌方的威胁。

然而,即便战斗机及时发现了威胁,想要通过发射导弹反击也并非易事。首先,

战斗机的导弹发射需要经过复杂的瞄准和锁定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自身可能已经被敌方导弹击中。其次,

现代空空导弹的射程和速度都远超战斗机

,使得反击变得困难。

面对被导弹锁定的困境,战斗机飞行员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自救措施:

电子干扰:

战斗机可以释放箔条或热焰弹,制造虚假目标,干扰导弹的制导系统

。但随着导弹抗干扰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的效果正在减弱。

机动规避:飞行员可以进行大过载机动,试图甩开导弹。例如,突然向侧方进行桶滚机动,使导弹的导引头视野跟不上目标。但现代空空导弹的最大机动载荷可达70G,远超战斗机的极限。

地形利用:战斗机可以利用地形遮蔽,如钻入山谷,试图切断导弹的制导雷达信号。但这需要飞行员具备高超的飞行技能和对地形的熟悉。

反制系统:一些先进的战斗机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如机载激光武器,试图在导弹接近时将其摧毁。但这种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空空导弹正在向全天候、全方向、大离轴角、远射程、复合制导、火箭冲压发动机全程动力等方向发展

。例如,美国的AIM-120D增程弹射程达到160千米,俄罗斯的K-77M射程近200千米。这些技术进步使得战斗机在被锁定后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

尽管如此,战斗机并非完全无计可施。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更灵活的机动性能,以及可能的定向能武器等主动防御手段。同时,空战模式也在向体系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单一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将更多地依赖于整个作战体系的支持。

总的来说,被导弹锁定的战斗机想要通过发射导弹反击、自救,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和战术限制。在现代空战中,战斗机的生存更多地依赖于预防被锁定,以及在被锁定后的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对。这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更需要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能和冷静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