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在疫情下转危为机和疫情后的思考 ​

胡水生举个苹果公司的例子。拉姆·查兰曾是苹果公司的顾问,所以他有很多内幕故事。90年代,乔布斯第二次回到苹果时,拉姆·查兰发出警告,说当时的苹果距离倒闭只有一步之遥。

乔布斯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一方面开源,一方面节流。他大踏步地把这几十个产品砍成了四个:高配、低配、个人和企业。同时大力推动创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Ipad等一系列颠覆性产品。

每个企业每个组织无论大小,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并利用这样的资源禀赋去战胜困难,去有所作为,且创造出结果。在逆境之中,在不利的环境之下,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团队都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具有什么样独特的资源禀赋、我们可以有哪些差异化的策略,在这个时候去做一些跟平常不太一样的事情。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2020年开局发生了如此大的黑天鹅事件,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切忌跟风、切忌随波逐流。这次疫情,其实能够替我们检验过去一些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场景。

目前我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现在到底有没有一个疫情解决方案?疫情过去后会发生哪些大的变化?是否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企业的能力是否能跟得上?

我们一方面要关注疫情,同时也要关注我们如何有效地实现数字化展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为了后天更美好,我们今天该如何做

我们看到在此次疫情影响之下,无论是处于线下或是线上的行业,都在加速竞争、加速分化。短期因疫情影响受到冲击的企业,如果你活下来了,将会“涅槃重生”,因为你已经完成了在逆境中的进化;而短期因特殊原因迎来利好的企业,未必能在疫情结束后保持现今的高速增长。所以,无论自身情况如何,在现今的商业生态加速变革之下,我们始终要坚持做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加速核心业务线下与线上的融合。此次疫情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基于纯线下门店聚集流量、销售与服务的商业模式,将逐步“失效”,未来各个行业的企业营收的增长不应仅局限于单一渠道及单一产品或服务形态;

第二,时刻加固企业自身的长期护城河。无论你是拥有核心技术、还是拥有领先于市场的产品、还是你提供的服务能够获得很高的满意度,在加速竞争以及加速分化的情况之下,能够比拼的只有你的护城河有多“宽”多“深”,你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够真正的击败同行业中的其他对手。

第三,保障企业有充足的“抗风险型现金流”。现金流永远是企业能够长期活下去的关键因素,这次的疫情给了我们一次教训,但无论是否有类似这次疫情的突发情况出现,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的企业明天会面临什么。所以,在竞争加剧的时代,永远要记住现金流为王。

数字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生存方式

在疫情冲击下,很多传统企业主都在咨询该如何平稳地度过此次危机。首先,我不建议大家再把自己称为是传统企业、传统行业、传统模式,未来只有数字化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传统行业完全可以进行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重塑,插上科技的翅膀。每一个业务、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是、也可以是良性增长的,利用科技的方式、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仍旧可以有所作为。

一方面,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速度,全面推进数据采集与监控、仿真建模设计、企业资源管理等数字化手段在企业运营全流程中的改造与应用,提升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另一方面,要提升企业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建模分析、数据抽取清洗、数据安全保障等数据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治理能力。通过不断深化企业融合发展,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最后,胡水生想给大家说的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可来临!无论现在的环境如何艰难,它都是短期的,终将会过去。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短期更加果断的选择自己的求生、破局之道,锻炼我们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并且坚持长期思维,向着既定的终局方向坚定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