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大行令王恢攻打东越,东越人杀害了东越王,并将这一事件报告给汉朝。王恢随即派番阳县令唐蒙前往南越。当唐蒙到达南越时,南越君主给他提供了蜀郡出产的杞酱。唐蒙询问杞酱的来源,南越人告诉他,这些物品是通过西北的牂柯江(今天的贵州北盘江)而来的。牂柯江的宽度达数里,流经番禺城(今广东广州)。
唐蒙回到长安后,进一步询问了蜀地的商人,商人表示,只有蜀郡生产杞酱,并且有许多人偷偷将其与夜郎进行交易。而夜郎国位于牂柯江的附近,江面足够宽阔,可以行船通行。尽管南越曾试图利用财物收买夜郎,但其势力并未能够完全征服夜郎。
从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推测夜郎大致的位置,即在牂柯江周边,牂柯江就是今天的贵州北盘江,它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区的乌蒙山脉,流经云南和贵州两省,主要穿越贵州境内。
通过这些历史记载,夜郎国的地理范围大致可以定位于南越国的西北,蜀郡的南部,滇国的东侧,今天的贵州省西部与云南交界之地,具体来说,就是贵州的毕节、六盘水、六枝特区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带。
汉武帝征服南越时,曾召集夜郎国的军队协助作战,沿牂柯江南下,抵达两广。后来,夜郎国对汉朝的不满导致了叛乱,汉武帝派兵征服了夜郎,并在当地设立了犍为郡,将夜郎并入其中。
不久后,汉武帝在当地设立了牂柯郡,夜郎同样成为牂柯郡的一部分。牂柯郡下辖17个县,分别为:且兰、鄨(今遵义绥阳东)、平夷(今贵州毕节市东)、毋敛(今贵州独山县北)、谈指(今贵州贞丰县西北)、出丹、夜郎、同并(今云南弥勒县东南)、谈焒、漏江(今贵州省兴仁县)、毋单(今云南宜良县南)、宛温(今云南砚山县北)、镡封(今云南砚山县西北)、漏卧(今云南罗平县东)、句町(今广西省百色市西林县)、进乘(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随(今云南金平县)。
从考古发掘来看,有几处遗址可能与夜郎国相关:
1. 赫章可乐遗址
该遗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01年考古学者发现了108座墓葬,墓葬形式与中原地区有显著差异。最特别的是一种“套头葬”方式,即用铜釜套住死者的头,并且有铜釜套脚和铜洗盖面。这种独特的葬礼形式与华夏中原的习俗迥然不同,有学者认为它是夜郎国特有的丧葬习惯。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铜器、兵器、陶器等物品,推测这里可能是夜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 威宁中水遗址
位于贵州与云南交界处,出土了大量的祭祀坑、墓葬以及水稻化石,表明这里的居民在很早以前就已从事农业活动。出土的青铜剑、骨箭镞等物品,进一步支持了这里属于夜郎文化的推测。
3. 普安铜鼓山遗址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这里出土的大量兵器、陶器和冶铸器材表明,该地曾是兵器生产中心。考古学者认为这是古夜郎国的一个重要遗址。
夜郎国最终在汉朝的征服下灭亡。公元前27年,夜郎王兴被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尽管夜郎国尝试反叛,但最终被平定,并在当地设立了牂柯郡,成为汉朝的一部分。
有一部分夜郎人不愿臣服汉朝,便向南迁徙,最终抵达中南半岛,今日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地。考古学家在柬埔寨东南部的波赫墓地发现,那里有类似于赫章可乐遗址的葬制,如套头葬和覆面葬,证明夜郎文化确实随着夜郎人南迁并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